儿童包皮过长挂什么科| 龙凤胎是什么意思| 吃饭睡觉打豆豆是什么意思| 姨妈期间可以吃什么水果| 什么的鹿角| 皮脂腺囊肿用什么药膏| 调和营卫是什么意思| 打嗝是什么毛病| 乞巧节是什么节| 为什么睡觉总是做梦| 过生日吃什么| b2驾照能开什么车| 生蛇是什么病| 89年属什么的| 田可以加什么偏旁| 做梦梦见兔子是什么意思| 腰椎间盘突出吃什么好| 检查包皮挂什么科| 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意思| 肾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玫瑰花语是什么| 一厢情愿什么意思| 月经为什么来了一点又不来了| 10月1日是什么日子| 鼻中隔偏曲是什么意思| 食指中指交叉什么意思| 头昏挂什么科| giuseppe是什么牌子| 想做肠镜挂什么科| 湿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尿是什么颜色的| 肝胃不和吃什么药| 静息心率是什么意思| 食指戴戒指代表什么| 理想血压是什么意思| 鸡属于什么类动物| 蛇的贵人是什么生肖| 10是什么星座| l是什么字| 尿素是什么肥| jb是什么意思| 心率高是什么原因| 早搏吃什么药最管用| 什么是人生| 梦见杀蛇是什么意思| 过房是什么意思| ua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cml是什么意思| 怀孕什么时候开始孕吐| 厚颜无耻是什么意思| 叶凡为什么要找荒天帝| 散瞳快散和慢散有什么区别| 哈吉是什么意思| 尉迟恭是什么生肖| 生姜有什么功效| 百合病是什么病| 为什么会晕血| 公约是什么意思| 表白送什么花| 淡蓝色配什么颜色好看| 高脂血症是什么意思| 祠堂是什么意思| 四十岁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挂科是什么意思| 黄色配什么颜色最好看| 什么是树脂材料| 茄子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心影饱满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降胆固醇最快| 下午三点多是什么时辰| 925银和s925银有什么区别| 九月十号是什么节日| 天罗地网是什么意思| 绿卡有什么用| 孤僻的人给人什么感觉| 静脉曲张是什么原因| 贫乳是什么意思| 和合双全是什么生肖| 培育是什么意思| 月经安全期是什么时候| 什么是素质| 中规中矩是什么意思| 螳螂吃什么东西| 10是什么星座| 滇是什么意思| 鲜黄花菜含有什么毒素| 遂什么意思| 介词后面跟什么| 羊传染人的病叫什么名| 柠檬有什么功效| hgh是什么意思| 胎毒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艾灸有什么作用| 蛐蛐进屋有什么预兆| 扁桃体切除有什么坏处| 满月送什么礼物好| 张学友属什么生肖| 左边后背疼是什么原因| 六艺是什么| 芈月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大学没毕业算什么学历| 画画画什么| 乙肝25阳性什么意思| 醪糟发酸是什么原因| 经常拉屎是什么原因| 突然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支气管炎吃什么药最好| fion属于什么档次的包| 心里烦躁是什么原因| 2月11号是什么星座| 前列腺增生吃什么药见效快| 泛指是什么意思| 对什么有益英语| hscrp高是什么感染| 李白字什么| eligible是什么意思| 怀孕了吃什么药能打掉| 什么的石桥| 叶黄素是什么东西| 标新立异是什么意思| 多囊卵巢是什么意思| 正常人为什么会得梅毒| 知了幼虫叫什么| 牙龈出血是什么病的前兆| 小腿肿胀是什么原因| 白蚁长什么样| 白凉粉是什么东西| slogan是什么意思啊| 经常喝红茶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吗| 冠心病有什么症状| 跟腱炎吃什么药| 脚趾缝痒溃烂用什么药| 马岱字什么| 五郎属什么生肖|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什么心理效应| 热伤风吃什么| 吃蓝莓有什么好处| 9月20日什么星座| 无致病菌生长是什么意思| 指标是什么意思| 细菌感染吃什么抗生素| 三焦经在什么位置| 白羊男和什么星座最配| 菩提子手串有什么好处| 夹生是什么意思| 减肥期间早餐应该吃什么| noisy是什么意思| 苟活什么意思| 明鉴是什么意思| 悲欢离合是什么意思| 左眼皮跳是什么原因| 洋葱炒什么| 什么人会得免疫性脑炎| 怀孕生化是什么意思| 淋巴结钙化是什么意思| 生肖猪和什么生肖相冲| 堃读什么| 十月一日是什么星座| 肌张力高有什么表现| 什么叫个人修养| 女性尿路感染吃什么药| 什么是阴虱| 桂子是什么意思| society是什么意思| 六月初六是什么星座| 脾虚湿重吃什么中成药| 雌二醇是什么意思| 鬼一般找什么人压床| 六月十一是什么星座| 国家穷为什么不多印钱| 立场是什么意思| 一把把什么| 初遇是什么意思| 朱日和是什么意思| 1月26号是什么星座| 花漾是什么意思| 脚趾痒用什么药| 肺部气肿吃什么药能治好| 早上为什么不能洗澡| 老年人头晕是什么原因| 身体抱恙是什么意思| 大便是红色的是什么原因| 毕业穿的衣服叫什么| 生抽是什么| 头疼想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细胞学说揭示了什么| 前列腺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韩墨池是什么电视剧| 梦见给死人烧纸钱是什么意思| 3月4号什么星座| 恩字五行属什么| 鱼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吃什么水果补气血| 测子女缘什么时候到来| 茶色尿液提示什么病| 1RM什么意思| 促什么谈什么| 厌世是什么意思| 81是什么意思| 梦见打狼是什么预兆| 头孢呋辛钠主治什么病| 狐臭是什么味| 胃黏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蜂窝网络是什么| 深圳有什么好吃的| 什么是牙周炎| 名落孙山的意思是什么| 怀孕了梦见蛇是什么意思| 脑利钠肽前体值高预示什么| 湿热体质吃什么食物好| 吃什么水果解酒| 糖尿病吃什么| 精明是什么意思| bg文是什么意思| 9月21号是什么星座| 公务员是做什么工作的| 鹌鹑蛋是什么动物的蛋| 处女座男和什么星座最配| 你在做什么| 青鹏软膏主要治疗什么| 叶凡为什么要找荒天帝| 蚊子会传染什么病| 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 久违什么意思| 什么是二氧化碳| 男人好难做人好难是什么歌| 英国的全称是什么| 胃窦炎吃什么药最好| 为什么女娲是一条蛇| 子加一笔是什么字| 50年婚姻是什么婚| 早孕什么意思| cupid什么意思| 伊人什么意思| 6月6日是什么节| 社会科学院是干什么的| 忙什么呢幽默的回答| 莺莺燕燕是什么意思| pornhub是什么| 梦见买白菜是什么意思| 七月七是什么节| 蝶窦囊肿是什么病| 益气是什么意思| 乳头疼吃什么药| 单宁是什么意思| 滇是什么意思| 雪碧喝多了有什么危害| 白居易是诗什么| 湿气重要吃什么| 口粮是什么意思| 炸油条用什么油最好| 肠胃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下面瘙痒用什么药| 傍晚是什么时辰| 发烧打什么针| 腹部包块是什么样子的| 睡觉总是做梦是什么原因| 咖啡色五行属什么| 什么是m属性| 珍珠母是什么东西| 精神食粮是什么意思| 整体认读音节有什么| 卵巢囊肿是什么| 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百度

特朗普称不列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创本月最大涨幅

百度 同时,将推行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摘 要:本文就有关《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辨析,明确指出:(1)谋略固然是《演义》极具光彩的重要特色,但《演义》的主要精髓,应该是“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的主题。(2)“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哥们义气;而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奋斗目标,应予基本肯定。(3)忠贞是诸葛亮的重要品格,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自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帝王师

  作者简介:沈伯俊,男,1946年生,汉族,安徽庐江人,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小说。

  长期以来,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雄奇瑰丽的艺术成就,一直吸引着海内外亿万读者的阅读和研究兴趣,众说纷纭,长盛不衰。

  这里拈出人们议论最多,争论也较大的三个重要问题,略加辨析,谨供学界同行和广大读者参考。

一、《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吗?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

  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和许多著名战斗,大大小小,数以百计。接连不断的战争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战争描写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绎上。因此,虽写战争,却不见满篇打斗;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则往往只用粗笔勾勒。可以说,千变万化的谋略确实是全书精华的重要部分。

  然而,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更非书中精华的全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道”有多义,首先是指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通常指正义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处事为人的基本原则。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二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须受“道”的指导和制约。作为一位杰出的进步作家,罗贯中认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阴谋诡计。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曹操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并不喜爱,而是有褒有贬:对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谋略,罗贯中予以肯定性的描写;而对他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伎俩,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从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各种阴谋权术,他总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明,他往往加以嘲笑。可以说,《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后人如何看待和借鉴《三国演义》写到的谋略,则取决于自己的政治立场、道德原则和人生态度。如果有人读过《三国演义》却喜欢搞小动作,那是他自己心术不正,与罗贯中无关;恰恰相反,那正是罗贯中反对和批判的。有人谈什么“厚黑学”,也硬往《三国演义》上扯,更是毫无道理的。

  那么,《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什么呢?我认为,《三国演义》丰厚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极其伟大的聚合力,维护国家的的统一与安定,是我们民族一贯的政治目标,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优良传统。周代以来三千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曾经屡次被“分”开,饱受分裂战乱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牺牲,清除了分裂的祸患,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促成重新统一的实现。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动乱时期,以及罗贯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元代末年,广大人民对国家安定统一的向往更是特别强烈。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是《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现。

  2.对政治和政治家的选择。

  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有人还把这称为“封建正统思想”。事实上,“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贬抑和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由于刘备集团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屈奋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另一方面,这个集团的领袖刘备的“仁”、军师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等人的“义”,也都符合罗贯中的道德观。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罗贯中把刘备集团理想化而予以热情歌颂。另一方面,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因为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歪曲”;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对此不应作片面的理解,更不应简单地一概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

  3.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国演义》以很大篇幅描写了汉末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总结了各个集团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董卓集团败坏朝纲,残害百姓,荒淫腐朽,导致天下大乱,完全是一伙狐群狗党,混世魔王,作品便不遗余力地予以鞭挞。袁术狂妄自大,轻薄无能,既不注意延揽人才,又无明确的战略目标,更不顾百姓死活,却急于过皇帝瘾,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严厉批判。袁绍虽然颇有雄心,其集团一度声势赫赫,实力雄厚,但由于袁绍胸无伟略,见事迟缓,坐失战机;不辨贤愚,用人不当,以致关键时刻内讧不已;心胸狭隘,文过饰非,甚至害贤掩过,终于只能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相比之下,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在这三方面各有所长:刘备历经磨难,却始终坚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堪称千秋佳话;倾心信任诸葛亮,既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又有灵活多变的谋略战术。曹操虽然心术不正,却也十分注意争取人心,延揽人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战略战术上,他也高出同时诸雄。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统帅均为一时之杰,而且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刘、曹、孙三大集团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4.对理想道德的追求。

  在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的历史,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时候,罗贯中不仅表现了对国家统一、清平政治的强烈向往,而且表现了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在这里,他打起了“忠义”的旗号,把它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主要道德标准。通观全书,有许多讴歌理想道德的动人故事。为了忠于“桃园之义”,关羽不为曹操的优礼相待所动,毅然挂印封金,千里跋涉,寻访兄长;为了维护兄弟情义,刘备不顾一切地要为关羽报仇,甚至宁可抛弃万里江山;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伐,不屈不挠,死而后已……当然,对“忠义”这一概念要作具体分析。作为封建时代具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文人,罗贯中的“忠义”观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篱,但也确实融合了人民群众的观念和感情。他的所谓“忠”,常常指一心不贰地为封建王朝奔走效劳,甚至只是为某一集团的领袖卖命捐躯;但也常常指对国家、民族的忠贞不二,对理想、事业的矢志如一,鞠躬尽瘁。他的所谓“义”,用在政治原则上,有时是封建纲常的代名词,有时又是坚持真理、鞭挞邪恶的同义语;用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以个人恩怨为转移,但也常常指对平等互助、患难相依的真诚追求……这种犬牙交错的状况,使得《三国演义》的“忠义”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就主导方面而言,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值得后人批判地吸收。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如此丰厚,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1]。

  就这样,向往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经线;歌颂“忠义”英雄的道德标准,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纬线。二者纵横交错,形成《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坐标轴。罗贯中依靠这两大坐标轴,把历史评价与道德评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达到了难能可贵的高度和深度。

二、“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三国演义》第1回写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时,刘备先后结识了张飞、关羽两位豪杰,三人情投意合,认识次日便举行了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

  应该指出,这个情节是虚构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道:“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同书《张飞传》也写道:“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两条记载,只是说张飞把关羽当作哥哥看待,二人忠心耿耿追随刘备,而刘备对他们也十分亲近,“恩若兄弟”;但并没有说三人正式结拜为兄弟。宋元以来,通俗文艺对“恩若兄弟”一语加以增饰渲染,逐渐形成“桃园结义”故事。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一节,元杂剧也有无名氏撰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正是在此基础上,罗贯中在《演义》中设计了“桃园结义”这一情节。由于它是“恩若兄弟”这个史实的合理延伸与发挥,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也符合读者的接受心理,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几百年来,影响极大,妇孺皆知。

  说到“桃园结义”,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誓词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两句,以为这就是刘关张结义的核心价值。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认识,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这两句誓词,仅仅表示了忠于兄弟情谊的决心,却并未涉及结义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有谁会把“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当作结义的目标呢?因此,它决非刘关张结义的价值追求。

  那么,“桃园结义”的价值追求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三国演义》已经写得很清楚,就是誓词中的四句话:“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中的核心价值则是后面八个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正是这八个字,使得刘关张的结义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标,使他们不仅与董卓集团那样害国害民的狐群狗党有着天渊之别,与袁术集团那样趁着乱世占山为王却不顾百姓死活的军阀判若云泥,也与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狭隘小集团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成为刘关张高高举起的一面正义旗帜,成为刘蜀集团得人心的根本原因。罗贯中将这八个字写入刘关张结义的誓词,使《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超越了一般通俗文艺,达到了新的精神境界。

  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后世模仿“桃园结义”者甚多。满族领袖仿效“桃园结义”,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自认为是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从而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农民起义、民间结社、帮会组织也往往仿效结义的形式,宣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一些人以某些帮会组织乃至黑社会也有这类言词为口实,指责《三国演义》影响不好,这是一种脱离作品实际、缺乏历史观念的皮相之见。结义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结义的目的是什么。“桃园结义”的目标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农民起义军也采用结义方式,为的是反抗封建统治,与黑社会岂能混为一谈?如果有人要拜把子干坏事,这就已经与“桃园结义”的目标背道而驰了,与《三国演义》有什么关系呢?即使是现代社会,同为社会团体、政党,也因其奋斗目标不同而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岂可一概而论?

  可以说,对“桃园结义”的宗旨和核心价值的误解乃至歪曲已非一日,这至少是没有认真读书所致。但愿我的解说能帮助读者重视罗贯中写得明明白白的这八个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历史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时代,人际关系应以法治为基础,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的“结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不过,一个人,一个群体,如果能够牢记并且真正实践“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人生目标,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三、诸葛亮是“愚忠”吗?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忠贞。

  多年来,一些人谈到诸葛亮的“忠”时,每每贬之为“愚忠”。我认为,这又是一种片面之见。

  什么是“愚忠”?就是对国君个人盲目的、毫无原则、毫无主见、逆来顺受,因而是愚昧的“忠”。不管国君善恶如何,行事是非怎样,一律俯首帖耳,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不敢有任何怀疑,更不敢有任何违忤;即使国君荒淫残暴,滥杀无辜,也不敢谏阻指斥;哪怕毫无道理地杀到自己头上,也只知说什么“天子圣明,罪臣当诛”的昏话;甚至国君腐朽亡国,仍一味追随,以死效忠。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最高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总是不断地集中权力,不愿受到任何制约;同时又总是要求臣民对自己无条件地效忠,鼓励愚忠。特别是专制主义恶性膨胀的明清两代,统治者更是以各种手段灌输愚忠意识,以至愚忠成为一般臣民普遍的道德信条,严重地阉割了民族精神,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现代人反对愚忠,批判愚忠,是完全应该的。

  然而,任何问题都必须具体分析。尽管封建时代国君通常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尽管封建统治者竭力提倡愚忠,但千百年来,总有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信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把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对国君个人的盲从加以区分,在不同程度上摆脱愚忠的桎梏:或对国君的恶德劣行予以批评抵制,直言极谏;或勇于为民请命,不顾自身安危得失。即使在君权最霸道的明清两代,也有一些思想解放者,敢于贬斥和蔑视君权;甚至像黄宗羲那样,从根本上批判和否定君权。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怎样处理与其君主刘备、刘禅父子的关系呢?认真阅读作品就可以看到:诸葛亮确实忠于刘蜀集团;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自有其积极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竭力突出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他既是刘备的主要辅佐,又是刘备的精神导师:“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第38回)“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第39回)火烧博望后,他在刘蜀集团的指挥权牢不可破,从未受到过质疑。每遇大事,刘备总是对他言听计从,文武众官也总是心悦诚服地执行他的命令。赤壁大战期间,他出使东吴达数月之久,刘备方面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仍然要等待他赶回去指挥调度:

  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第49回)

  诸葛亮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就连身份特殊的头号大将关羽,由于违背军令私放曹操,诸葛亮也要下令将他斩首;只是由于刘备出面说情,希望容许关羽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第50回~51回)。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在刘备面前,诸葛亮总是直抒己见;如刘备言行不当,或正色批评,或直言劝戒,刘备则总是虚心听从,甚至道歉认错(惟拒谏伐吴是一例外,但随后便“吃亏在眼前”了);在过江招亲这类大事上,他干脆代刘备作主,刘备也一一照办。如此举止,正反映了其“帝王师”心态,哪有一点畏畏缩缩的猥琐?哪有一点“愚忠”者的卑微?

  刘备临终,慨然托孤于诸葛亮,并遗诏训诫太子刘禅:“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即位后,谨遵父亲遗命,对诸葛亮极为敬重,充分信任,“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第85回)此后的十二年间,尽管他早已成年,完全可以自作主张,却一直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十分放心。诸葛亮治理蜀中,发展经济,与吴国恢复同盟关系,他总是乐观其成,从不干预;诸葛亮亲自南征,几度北伐,他总是予以支持,从不掣肘(《三国演义》第100回写诸葛亮气死曹真,打败司马懿,后主却听信流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纯属虚构)。如此放手让辅政大臣行使职权,不疑心,不捣乱,不横加干涉,在整个封建时代实不多见。当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时,他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去探望,并咨询国家大计;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为接班人,他又虚心采纳,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为执政大臣。当诸葛亮逝世的噩耗传来,“后主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第105回)诸葛亮的灵柩回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同上)不仅如此,刘禅对诸葛亮始终追思不已。诸葛亮逝世九年之后,他又招其子诸葛瞻为驸马,后来还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今陕西勉县定军山前)。这证明他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崇敬诸葛亮。比之许多薄情寡义,功臣一死便翻脸不认人的统治者,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诸葛亮呢?也一直恪守“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既是支撑蜀汉政局的擎天栋梁,又是拥有“相父”之尊的刘禅的精神靠山。首次北伐前,他上《出师表》,谆谆叮嘱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第91回)而在《演义》虚构的那个刘禅听信流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的情节里,诸葛亮先是戳穿“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的托词,指出:“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接着不无愤慨地质问:“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对此,刘禅始则“默然无语”,继而赶快认错:“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第101回)在这里,刘禅没有君主的威风和霸道,诸葛亮则有辅臣的自尊和“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哪里像“愚忠”者在君主面前的乞哀告怜呢?

  诚然,诸葛亮最终为蜀汉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里当然有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心愿,但决非不问是非的片面忠于刘备父子,其中更有兴复汉室,拯救黎庶,重新统一全国的宏图大志。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忠贞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肯定和崇敬。综观他与刘备的关系,既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史实依据,又经过罗贯中的浪漫主义改造,寄托了历代有志者对“君臣遇合,谊兼师友”的理想关系和“帝王师”的人格定位的向往和追求。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君尊臣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奴关系的否定和批判。由此可见,“愚忠”二字,是扣不到诸葛亮头上的。

  综合以上几点,我想强调指出:在一般性的阅读中,人们当然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联想,可以别出心裁,借题发挥;其中也可能产生精辟之见。但在严格的学术研究中,则应遵循科学的规范,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力求避免主观随意性。只有以尊重前人,尊重作品的态度,坚持“深入底蕴,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切中肯綮,提出既有真知灼见,又符合作品实际的观点,使我们的研究健康发展,不断深入。

注释:

[1]参见沈伯俊《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一文,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收入沈伯俊著《三国演义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Comments are closed.

血红蛋白升高说明什么 50年婚姻是什么婚 霍金得的是什么病 副肾是什么药名 土乞念什么
鼻子旁边有痣代表什么 心力衰竭是什么症状 打酱油是什么意思啊 梦见下雪是什么 狼吞虎咽的意思是什么
callme是什么意思 哈萨克斯坦是什么人种 宝宝不吃奶是什么原因 移徙是什么意思 脑鸣去医院挂什么科
毛主席女儿为什么姓李 dr是什么检查 板栗什么时候成熟 雍正叫什么 阴道松弛吃什么药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hcv9jop7ns4r.cn 最大的动物是什么helloaicloud.com 膝盖疼用什么药hcv9jop1ns6r.cn 内衣为什么会发霉hcv9jop5ns1r.cn 血常规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hcv8jop9ns1r.cn
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hcv9jop2ns3r.cn 征候是什么意思hcv9jop6ns3r.cn 40而不惑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7r.cn 什么是双高hcv8jop1ns8r.cn 时光什么意思hcv8jop6ns3r.cn
什么叫脂溢性皮炎hcv7jop6ns5r.cn 月经时间长是什么原因hcv8jop8ns5r.cn 透明质酸是什么hcv9jop1ns8r.cn 什么病不能吃竹笋hcv8jop9ns0r.cn 3月5日是什么星座的hcv9jop7ns2r.cn
r医学是什么意思hcv7jop7ns1r.cn 夏天有什么动物hcv9jop6ns4r.cn 康庄大道是什么意思hcv8jop7ns9r.cn 狗狗拉虫子又细又长吃什么药hcv8jop0ns5r.cn 6.19是什么日子hcv7jop9ns2r.cn
百度